【法不传六耳】成语解释
时间:2个月前 阅读:51
| 法不传六耳 | |||
| 拼音 |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| 简拼 | fbcle |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 |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主谓式 |
| 成语解释 | 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 | ||
| 成语出处 |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| ||
| 例子 | 佛门有句话,法不传六耳。大师父总该知道。 ★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 | ||
| 产生年代 | 近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| 法不传六耳 | |||
| 拼音 |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| 简拼 | fbcle |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 |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主谓式 |
| 成语解释 | 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 | ||
| 成语出处 |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| ||
| 例子 | 佛门有句话,法不传六耳。大师父总该知道。 ★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 | ||
| 产生年代 | 近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