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杖钺一方】成语解释
时间:2个月前 阅读:59
| 杖钺一方 | |||
| 拼音 | zhàng yuè yī fāng | 简拼 | zyyf |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 |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成语解释 | 杖钺:手持黄色大斧,表示威力。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 | ||
| 成语出处 | 《尚书·牧哲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 ||
| 例子 | 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稚逆命,擅杀张辅,明公杖钺一方,宜惩不恪。”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| 杖钺一方 | |||
| 拼音 | zhàng yuè yī fāng | 简拼 | zyyf |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 |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成语解释 | 杖钺:手持黄色大斧,表示威力。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 | ||
| 成语出处 | 《尚书·牧哲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 ||
| 例子 | 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稚逆命,擅杀张辅,明公杖钺一方,宜惩不恪。”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网友评论